春季萬物復蘇,陽氣生發,但氣溫忽冷忽熱,雨水多,濕氣重,也是脾胃更容易虛弱的季節,因此這個季節不僅要疏肝養肝,還要重視脾胃的調護!
內傷脾胃,百病由生!如何才能養好脾胃,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~

脾虛的人,臉上也是藏不住的:
1. 脾胃氣血不足,面色就會暗淡蠟黃,沒有氣色;
2. 脾虛生痰濕,臉上容易泛油光、長痘痘;
3. 脾虛水濕運化不暢,有黑眼圈、眼浮腫
4. 脾主肌肉,氣血不足,皮膚缺少彈性,容易松弛長皺紋
5. 脾開竅于口,涎為脾之液,則睡覺流口水
6. 脾其華在唇,脾虛口唇干燥、無血色
7. 脾虛影響消化,容易食之無味、有口臭
脾胃虛弱,人也會顯老變丑。要想顏值高、氣色好、精神足,養好脾胃特別關鍵。春季養脾胃用這3個方法!

1
少吃4種傷脾胃的食物
① 酸奶、水果、沙拉等生冷寒涼之物
大多數水果都是寒涼的,酸奶也是陰寒之物,沙拉也生冷寒涼的,這些東西吃下去,直接把脾胃的陽氣澆滅了,抑制了脾胃的功能,消化能力大大降低。結果吃進去的消化不了,不能化生為氣血,只會生成更多的痰濕垃圾。
脾胃好的人,吃寒涼的水果在水果上撒點姜粉、肉桂粉之類的,也能減少寒涼對脾胃的傷害;煮水果甜湯、水果茶、蒸水果也好,烤香蕉也不錯。

② 過度滋補的食物
中醫有“四季五補”之說,春要升補,也就是要讓人體內的陽氣生發出來!
如果吃過于滋補的食物,脾胃運化不了,滋生痰濕,脾胃氣機不通暢,就會影響陽氣的生發,像鹿膠、海參、花膠、熟地等大補的東西,都要盡量避免。
③ 肥甘厚味,讓你脾胃堵痰濕重
①脂肪含量高的:肥美的肉、內臟、動物頭蹄,油炸、煎烤的食物,不限于油條、炸糕、炸雞、烤串等。
②比較甜的:特指在加工過程中額外添加糖的食物,比如各種點心、蛋糕、糖果、果汁、汽水、奶茶等
③味道厚重的:過甜、過辣、過咸、過酸、過油…同時也包括放太多味精、雞精或其他增香增味調料的。

④ 甜膩黏滯的食物,易把脾胃堵上
中醫說:“五谷為養”,五谷雜糧是可以養脾胃的,但如果加工方法錯了反而傷脾胃。
像糯米,性味甘溫,煮成溫暖軟糯的粥水,可以補中益氣、暖脾胃。但如果做成湯圓、粽子、燒賣、年糕,做成又黏又甜又硬的食物,吃多了反而不好消化堵住脾胃的。
2
多吃脾胃喜歡的食物
1、多吃山藥養脾胃
中醫講“味甘養脾”,是那種甘淡的、天然的、具有原始滋味的食物,才是養脾胃、補氣血、不生痰濕的,比如芡實、茯苓、蓮子、山藥等等。
民國大醫張錫純最推崇的就是山藥,說其在滋補藥中是無上之品,他在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記載一味方子:薯蕷飲,就是用山藥煮水!
山藥品種很多,但是廣受歡迎的還是產自溫縣的壚土鐵棍山藥。不過我們很多人沒有靠譜的購買渠道,也不會辨別,因此想要買道地鐵棍山藥還是很難的。
想要選用道地鐵棍山藥來養脾胃,可以直接選擇李良濟鐵棍山藥粉!

李良濟人走溫縣,選用道地壚土鐵棍山藥,且只甄選根部營養更集中的2/3為唯一原料。采用高效破壁技術和三段膨化技術來進行打粉。
山藥經過清洗、削皮、切塊、溫度變化和破壁打粉,變成了粉質細膩、自然清新的山藥粉。
這樣的鐵棍山藥粉,不僅保持了山藥的營養成分和原來風味,還易被人體吸收。

獨立袋裝,干凈又衛生。撕開包裝,熱水沖泡即可,山藥的清新撲鼻而來,嘗一下口感絲滑濃郁,細細回味還有絲絲山藥的奶香味,老人小孩都喜歡喝~
食養脾胃是個長效過程,您可以作為早餐或者下午茶,長期堅持喝,在這個過程中您就會感覺到身體由內而外的在變好~
2、喝喝健脾祛濕茶
脾胃虛弱的人,濕氣一定少不了,尤其是久坐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、愛吃生冷寒涼、愛吃甜食、愛吃重口味的人!
養脾胃,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脾胃把多余的痰濕運出去,減輕脾胃的負擔,脾胃功能才能逐漸恢復!
祛濕的方法比較多,而喝茶是絕大多數人都喜歡且能堅持下來的。這里推薦大家直接選擇李良濟紅豆薏米果茶!

紅豆薏米果茶選用的是優質食材,赤小豆、薏苡仁、茯苓、芡實這4味祛濕健脾的食材,搭配清甜滋潤的雪梨和金桔,泡的茶水清甜可口,好喝又養生。
這款茶飲是獨立的小包裝,打開泡水即可飲用,而且現在還有優惠活動,45元2盒,可以直接多買幾盒,堅持一春天,讓你遠離濕氣,更輕松~

3
按揉養脾胃的2個穴位
經絡連接著人體的各個臟器,通過揉按經絡上的特定穴位,可以激發人的經絡之氣,以達到調理脾胃的目的。春季養脾胃,可以多按揉這2個穴位:

中脘穴
位置:上腹部,前正中線上,位于臍中上4寸,屬任脈。
功效:溫中健脾、和胃消脹。對胃脘脹悶不適、胃脘痛、反酸、噯氣等消化道癥狀均有良效。
揉按手法:可用手掌按摩,每次時間為5~10分鐘,每日2~3次。

足三里穴
位置:外膝眼向下4橫指,脛骨旁1橫指,是“足陽明胃經”的主要穴位之一。
功效:足三里是長壽大穴,也是健脾養胃的要穴,“肚腹三里留”,按揉足三里有良好的健脾益氣、養胃功效。
揉按手法:一般以拇指揉按為主,每次時間為5分鐘,每日2~3次。
在按摩腹部的過程中,按照順時針方向輕緩按揉,同時可以把腹部幾個健養脾胃穴位如中脘穴、天樞穴一同按揉,疏通脾胃氣機,對于腹脹、便秘、腹瀉都有效果。(內容參考廣東中醫藥)
中醫認為,脾胃為后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,人體各個臟器都依靠脾胃氣血的滋養。脾胃受傷,身體就會百病由生。這3個方法,春季助您養好脾胃,現在就行動起來吧!